12月5日,市食药监局发布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显示,市面上销售的1批次茶叶存在稀土超标问题。
11月以来,市食药监局开展市级食品安全抽检,商品涉及乳品及乳制品、餐饮食品、炒货食品、食用农产品、酒类、冷冻饮品、方便食品、糖果制品等8大类,共计1059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1批次,主要是红茶中稀土总量超标,生产商为市澄友食品有限公司。
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茶叶中的稀土限量指标为每公斤2毫克。
茶叶中的稀土为何物,来自哪里?“稀土多源于土壤和肥料,是10多种元素的统称。茶叶中的稀土来源主要有土壤、大气沉降和肥料等。”市食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茶树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元素,茶叶中的稀土多少与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其主要积累在茶树叶片中。一般而言,茶鲜叶成熟度越高,稀土含量越高,制成的干茶稀土总量就高,如乌龙茶等茶类;原料嫩度较好的茶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红茶、白茶等,稀土含量相对较低。
茶叶稀土超标对健康会有多大影响? 据介绍,不同种类的茶叶,其稀土含量也不同。稀土较难溶于水,冲泡的茶汤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稀土氧化物会浸出,理论上讲对人体的安全风险较小。尽管如此,稀土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现行条件下,购买质量合格、正规渠道的茶叶比较稳妥,毕竟其稀土含量大都在正常可控范围内,不会给健康造成威胁。”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目前天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令市澄友食品有限公司依法进行整改,并将对本次抽检中的不合格红茶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