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为方便、快捷,网上订餐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习惯之一。但网售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是不免让人有些担忧。一些消费者选择某些知名餐饮企业进行网上订餐的话可能还好,但还有些“不挑食”的消费者,只要是觉得好吃的,不论从哪个平台销售的,都想尝试一番。而有时网售食品吃出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在2017年的呼和浩特两会上,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尤其是网售食品的安全监管,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热议话题。
现实问题:网上热销的,可能是“三无食品”
最近几个月,一款名为“chiko”的曲奇饼干在微信朋友圈热卖,甚至被冠以“网红饼干”之名。就是这么一款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饼干,其生产点不久前却被杭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封。原来,那里竟然是一个藏匿于网吧的地下黑作坊,生产出的是不折不扣的“三无食品”。据了解,这款饼干的销售渠道主要就是朋友圈和淘宝平台。
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我国线下食品监管日益严格,一些不法商家将销售渠道转至线上,微信朋友圈和某些网络销售平台已成为销售“三无食品”的重灾区。网售食品检测难度大、包装存储配置低等问题也一直是这个产业的监管难题。
对此,市政协委员段海军表示,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多款饮食外卖APP迅速风靡,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订餐,网络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享受美食的便利需求,但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网购外卖食品安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择食材、食品加工、包装、储存、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外卖配送环节也急需规范。”段海军说。
对于网售食品监管这一问题,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增加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第七十三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入网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未履行法定义务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并先行赔付。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违规者将处最低5万元罚款,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同时外卖平台要主动肩负起检测、检验的责任。”在市政协委员赵福生看来,当前网售食品的安全监管,较传统的餐饮监管确实有诸多不同。“对于有实体店的餐饮企业,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了解其食品的安全状况,但私人厨房、DIY食品这一类以家庭生产为主的经营者,要对其进行监管确实存在法律法规模糊、经营场所不确定、主体责任难落实等一些难点。”赵福生表示,此番食药监总局出台的征求意见稿,除了要求网售食品经营者应具有实体店并取得许可证外,还特意明确了第三方销售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其对于自己平台准入的食品应该起到哪些管理责任、如何核实经营者的资质,这些都是未来网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福生指出,像私人厨房,如果不属于合规的食品生产场所,那么第三方销售平台就应拒绝。当然,除了核实经营者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外,还要核实提供的图片等信息与实际是否相符等,第三方销售平台今后如果能明确这方面责任,落实自己的管理义务,那么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合格食品的产生。
段海军建议,相关部门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应做好防范风险工作。例如网购外卖食品,可将外卖食品配送环节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范畴,将食品配送人员资质、配送设备以及配送相关规范等纳入监管范围。此外,要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市场监管的深度融合,寻求更有效、更实际的监管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引导,使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今后该如何开展网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赵福生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要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名制管理、信息公示、经营主体承诺制度、网络食品抽检、健全召回机制等。还要加强对团购网站和企业自建网站的资质审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和加强网络消费的引导,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到网购食品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投拆和检测。“只有监管部门、第三方平台和经营者共同努力,多部门密切合作,网售食品安全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赵福生表示,如果由政府统一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流动车”和专业检测人员来大力提升监管效能,就能够更有力地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通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流动车”的定向性快速、便捷地抽检,为市民群众投诉开展有针对性地抽检,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缺乏、检测标准不统一、设备误差不统一、检测人员资质和市场检测点设置及设备维护缺乏产生的问题。
赵福生说,在加强各方面监管的同时,为消费者建立健全更通畅的投诉举报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能通过立法,构建一个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区域的协调机制,网络食品消费者所在地、网络食品经营者许可备案或工商登记所在地和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通过加强沟通与联系,最终简化、降低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时间和难度,真正让网售食品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一名网名叫“牛蛙宝宝”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她主要在朋友圈销售水煮牛蛙,生意好时一天能有十几个订单。“意见稿里的政策,其实我是非常支持的,明确经营者和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后,可以淘汰一些不卫生的小作坊,也可以让正在经营的网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透露,目前已经在装修实体店面,有了更好的经营场所,今后其菜肴的品质会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第三方平台的监管,今后将更加重要
在市食药监局餐饮处负责人缪应华看来,当前网售食品的安全监管,较传统的餐饮监管确实有诸多不同。“对于有实体店的餐饮企业,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监督检查了解其食品的安全,但私人厨房、DIY食品这一类以家庭生产为主的经营者,要对其进行监管确实存在法律法规模糊、经营产所不确定、主体责任难落实等一些难点。”缪应华表示,此番食药监总局出台的征求意见稿,除了要求网售食品经营者应具有实体店并取得许可证外,还特意明确了第三方销售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它们对于自己平台准入的食品应该起到哪些管理责任、如何核实经营者的资质,这些都是未来网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