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食品检测频陷“乌龙门”

浏览: 来源:
看吧 看吧小说阅读网 看看小说网 看全本小说网 空青 酷文小说 酷文小说网 阔少的一品夫人 来书 来书小说 来书小说网 老婆别离开我 老婆强制试婚 老婆偷你上瘾 理想文学 理想文学网 理想文学小说网

创意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初检不合格、复检又合格,屡屡发生的食品检测“乌龙门”,俨然成为食品涉事企业的模板化解释流程。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0年起的三年之间,食品界已接连出现过7起初检、复检结果互相矛盾的“乌龙门”,如辉山乳业硫氰酸钠事件、海南椰岛“伟哥门”等,均是初检不合格遭处罚或警告,但企业很快又拿出复检合格报告自证清白。

  在沸沸扬扬的硫氰酸钠事件中,辉山乳业依旧笼罩在阴影里,遭遇质疑、退货、谈判中止、股市震荡,也撼动了辉山“走出东北”战略,辉山甚至可能退出秦皇岛乃至河北市场。

  层出不穷的“乌龙门”背后,隐藏着对复检申请时间、复检机构资格、复检结果有效性的诸多疑问。新京报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众多食品企业在被曝光后进行的复检存在各种程序违规。专家指出,大多数企业自行采样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而得到的复检合格结论,程序是违规的,其实并不具备推翻初检结论的法律效应。

  详见B12-B15版·封面报道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