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指导人员应提前一天对聚餐活动所用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以及厨师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加工设施等进行现场检查,并填写《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检查指导意见书》,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发现聚餐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或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需要的,督促指导整改;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禁止举办集体聚餐活动。
记者:《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对乡村厨师都有什么要求?
董理:乡村厨师是具体操作者,他的自身健康关系着整个餐饮活动的安全。所以我们要求乡村厨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凡患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不得承办农村集体聚餐。还应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掌握相关食品安全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在卫生方面,对乡村厨师和帮厨人员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操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外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手部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清洗等,尽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记者:《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对环境和设施有哪些要求?
董理:因为本办法所指的农村集体聚餐,是在家庭或非食品经营场所举办的,可能只是临时用于聚餐,这样我们就要对聚餐场所的环境和设施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以保证符合食品安全加工要求,比如农村集体聚餐活动举办场所应事先进行环境清扫,消除老鼠、蟑螂、蚊蝇及其滋生条件,保持环境整洁;储存食品的场所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等等。
记者:《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为什么要求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食品?可以用自产食品吗?
董理:不仅要求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食品,而且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的食品,并索取有效购货凭证。一是从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采购的食品质量相对比较有保证,二是万一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能够根据购货凭证进行有效追溯。可以使用自产食品,但自产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记者:万一出现食物中毒情况,应该怎么办?
董理:聚餐人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举办者或承办者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并及时报告所在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同时向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记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监管指导,要收费吗?
董理:所有的登记报告及现场指导都是免费的。
记者:下一步,我省各级食药监部门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些新出台的办法?
董理:一是进一步开发建设相关许可信息管理系统。二是组织开展相关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选取试点逐步推进。四是针对各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工作指导。
□本报记者/徐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