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3月30日电 (李德忠 魏静) 近日,青岛市城阳区被山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区”。据悉,这是城阳区继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上重点推介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城阳区执法人员深入检查食品卫生。魏静 摄
去年6月29日2017年6月29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办的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在北京开展,青岛市城阳区应邀参展。会上,该区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共治共享食安城阳的经验做法,依托“互联网+食品安全”构建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引起国内关注,受到山东省通报表彰。
“创建食药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城阳区食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7月2017年7月全面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青岛市城阳区政府以创建食品药品最安全城区为目标,更加突出全域共创、全民共建,不断巩固“党政同责”和“四有两责”,持续充实基层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新增人员95名,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
围绕食安创建,实施了“示范引领”工程,创建“食安山东”,城阳区不断激发辖区内企业内生动力,落实主体责任,先后按省级标杆规范学校食堂21个。其中流亭豆制品园区,瞄准更高目标抓好升级改造,被评为全市唯一“食安山东”放心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依托“互联网+食品安全”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借助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率先形成架构清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监管“大数据”平台,覆盖辖区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大中型商超、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全过程,实现对各业态、各单位的实时监管、远程监管、全覆盖监管,“食安亮化”率达到90%。
在群众与舆论层面,城阳区构建立体多维宣传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学校食堂开放日、市民议事、快检进市场、食品药品安全月及新媒体传播等方式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实施“你点我捡”、有奖举报等举措。
与此同时,执法部门实施最严格监管,打造食药不法行为禁地。对食品药品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监督抽检的支撑作用。自创建以来,城阳区坚持每年完成定量检测不少于5000批次,远超每千人4批次的创建标准,达到每千人7批次。落实抽检和处罚情况批批曝光制度,坚持部门联动,当刑则刑,构建行刑衔接“城阳模式”,连续3年,城阳区犯罪线索移交和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均列青岛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