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霍山路203号的阿文夜市豆浆油条店贴出了“暂停营业”的告示,这个北外滩地区十分有名的网红油条店已经歇业。12月4日,在上海消保委发布“油条消费体察情况”通报会上,报告了29家餐饮店的检测结果。上海市食药监表示,上述29家餐饮店中,有5家涉嫌无证,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已会同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取缔。阿文夜市豆浆油条店正是其中之一。
一些餐饮成了“网红”后,屡屡遇到食品安全、证照不合规等问题,往往由“红”转“黑”,直到关门歇业。广大消费者唏嘘之余也引发对“网红”餐饮食品安全的热议。
1.
“爆款”红不过三年
网红可谓是近年刮起最强烈的风,对于传统产业而言,这股网红风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餐饮行业,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被各路大V转发、被综艺节目提及的餐饮,都迎来大批客流。到网红餐饮厅排队、打卡,晒网红食品照也成为很多食客乐此不疲的事。然而回顾这几年,网红餐饮一波接一波,从没消停过,很多“爆款”却不能持久地做下去,“饥饿营销”玩多了,最终还是被市场抛弃,甚至于不少网红餐厅称之为来去如风都不为过。
网红餐饮红火的另一面,是2016年全国餐饮业月倒闭率高达10%,年复合倒闭率超100%,北上广深更是半年倒闭16万家餐厅。在新网红崛起的同时,不少知名网红餐饮相继关门。水货、小猪猪在郑州、深圳相继闭店,雕爷牛腩、黄太吉也渐渐没了声音。
消费者忠诚度较低是“网红餐饮”的潜在风险,个性鲜明的消费群体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本身就具有追求新鲜热度、易于流失的特点。营销与产品的脱节使得商家忽视了餐饮业的本质,“有趣”只是食物的附加价值,无法成为餐厅的核心。一些企业通过噱头营销博得眼球,收取加盟费,但对于食材、出事、店面等各个环节的管控深度和力度都不够,才是网红餐厅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媒体报道,3月20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上海一家高人气的“网红”面包店Farine被曝“使用过期的面粉做原料”,有关部门曾从Farine面包房库房查获近3000包问题面粉。4月28日,沪“网红”面包店生产总监Laurent,Daniel·FORTIN(罗恒)及另3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已被检察部门批捕。
这家涉事面包店曾被一些网友称为“全城最好吃的法式面包Farine”、“排队三小时也要等的法式面包”,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该店法人Franck Pecol开出了6家店铺,且每一家店都在社交平台上拥有超高人气,吸引无数的年轻人前来“打卡”。其中,冰激凌店WIYF亦曾火爆到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买到,
2.
信任危机频发
12月4日,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发布《油条消费体察情况》,结果显示,成山路一家网红餐饮店油条铝超标9倍;新亚大包油条极性组分最高,疑似油锅长时间不换;一家上海麦当劳门店的油条被检出塑化剂(DEHP)数值为1.35mg/kg,接近于国家临时限量值的上限水平。
上海市消保委从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新亚大包等连锁饮品牌店,以及桃园眷村、张记油条等网红店铺购买了25个品牌29件样品。除了对产品宣传进行调查,还委托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油条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来自成山路351弄8号“四大金刚”的油条铝含量,远远高过国家标准,为980mg/kg,是标准值100毫克每千克的9倍还要多。本次体察中,11家店油条标称“无矾”,不过检测发现,自称“无矾”的油条和普通油条的铝含量差异不大。
7月28日,上海食监局公布多名消费者食用网红餐厅“一笼小确幸”食品引发食物中毒事件一度刷爆各大媒体,“每款产品皆构思自小确幸,凡是用盘子装不下的幸福都用笼子来解决”的广告语曾让不少文艺吃货心动不已。作为魔都头号人气网红餐厅,开业不足一年,平均排队2小时,一天翻台12次,单店坪效1万的16家全国门店却栽在了“沙门氏菌门”上。
无独有偶,《南方都市报》随后报道,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对多款网红奶茶“喜茶”、“皇茶”、贡茶、一点点、COCO进行了糖分、脂肪、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成分抽检,结果显示,多款网红奶茶被爆成分含量不合格。被曝出安全门事件的网红餐饮也远不止这些家。
2016年,水货餐厅北京朝阳大悦城店也被曝出用餐后出现肠胃不适的状况。后因经营管理问题,深圳福田cocopark内的“小猪猪烧烤”与“水货餐厅”也陆续搬离中心城区。
近日,一台名为“卤豆移动面馆”的机器悄然在上海出现。消费者通过大屏幕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9.9元,等待45秒,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能自动“煮好”推出,拿上机器备好的一次性餐具,就能直接享用,或者用塑料袋打包带走。无需人手加工,就能吃上一碗热面,这样的新奇玩意,经过一些试吃过的消费者和自媒体人在微博、微信上传播后,迅速火热起来,激起了众多围观群众的好奇心,纷纷期待这种无人煮面机器能够快速推广,以便能让更多的人体验到。
然而,一则上海市监管部门因超范围经营问题叫停“卤豆移动面馆”的消息,把所有人的目光,拉回到了餐饮经营的核心问题——许可资质和食品安全上来;而在此前,尽管有消费者担心“卤豆移动面馆”45秒的烹饪时间太短、肥牛等肉类可能无法煮熟,但并未引起更多关注。
3.
新业态也应守住安全底线
“无人面馆、无人榨汁机等作为一种新的现代餐饮模式和形态,受到广大市民欢迎,是一种市场需求。”上海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表示,对食品企业的创新、发展,要支持、要鼓励。但是,在支持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必须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不断加强对食品新业态监管模式的探索,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近日,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已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正在编制《自动售卖即食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将指导这一新业态的发展,让上海市场的食品供应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