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钜盛华披露的内部文件也显示,姚振华对万科一战,显然是在最大努力的同时,做了最坏的准备。钜盛华公告说,公司将采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对万科股权进行核算,即每年按持股比例对万科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进而化解了万科股价变动对其的负面影响。如,假定2016年万科实现净利润200亿,这意味着钜盛华将按其持有的股份确认几十亿人民币的净利润。而万科今年将每10股送分红7.2元人民币,也将让其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分红股息。
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打法与绿地近似,也与万达很不同。
获得深业物流之后,姚振华大刀阔斧地对这家老国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其营业收入连年翻番,并形成八大专业市场集群,为宝能系进军其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现金流支撑,而深业物流的大量物业与土地,也使其个人财富不断暴涨。
大干快上的宝能地产
在这些公司中,南玻A已几乎成为宝能系的囊中之物。在这个不太引人注目,安安静静“血洗”的案例中,宝能系累计耗资50亿人民币以上,以25.05%的持股,成功上位了这家从深圳走出,也是玻璃和的第二大、第三大股东。
摊子铺得大的宝能,还从恒大、万达那里学习到以快制胜的招。除了认为可以等一等,让土地再涨一会儿,或者因为资金和档期排不过来的项目,宝能一旦确定大干某个项目,速度可以用飞快来形容。
如今万科的局面显然是无法让姚振华如愿了,如果他的目的真是掌握万科服务宝能。但与众人担心的不同,姚振华恐怕也不会因此遭遇所谓的大危机。如果房地产不大幅大行,其自身主业和万科的业务不遭遇致命打击,凭宝能和前海人寿的实力,以及姚老板高超的财技,即使万科股价跌到地板上,宝能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业务门槛不高,但有利可图,本身就是学食品工程的姚振华,于是顺理成章地进入这个行当,和弟弟姚建辉一起创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也就有了所谓“卖菜”的出身。他后来曾回应:“并不是卖菜,而是连锁经营超市。”
酷爱超高层建筑,“开发一个项目,树立一座地标,升级一个商圈,繁荣一座城市”,也是姚振华和宝能地产的一大特点。
在这一点上,姚振华与张玉良先生可谓是心有灵犀。事实也证明,依靠超高层俘获政府的套路到今天也依然可行。在宝能的40多个项目中,他们已配套了20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其中包括:乌鲁木齐宝能城,单栋最高268米的超高层,建成后将成为中亚第一高;沈阳宝能城113层高的超高建筑,建成后将成为东北第一高楼;由7栋超高层摩天建筑群林立而成的合肥宝能城,其最高约565米的超高层,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中部第一高楼,世界排名第七……
或许是出于对你狠、他更狠,而且不差钱的深圳国资已心生敬畏,或许是本着不熟不做的目标,或许是前海人寿迅速发展的鼓舞,或许是看准了华润管理层交接之后的有机可乘,与深圳国资的系列交锋失败后,重振山河的姚振华,于是又鼓起勇气干了票更大的——向知根知底的万科猛烈开火,并势不可挡,一气呵成。
合肥宝能城就是个例子,宝能2014年4月在合肥首次拿地,只用5个月便成功开盘,只用3天就搞定开工典礼的筹备,只用8天就搞成了售楼与接待中心。当然,现在姚老板可能有点后悔,不该搞那么快。因为今年,合肥某些区域的房价,几个月就涨了超过50%。不过,他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因为他的土地实在超级便宜。
深业物流的大本营,也是如今宝能集团总部所在地的笋岗,如今已是深圳炙手可热的黄金地段,并被深圳市政府以“西有前海,东有笋岗”的高标准重新规划定位,也为宝能系带来巨大的财富增值。
首先是,宝能系目前投资万科的股份依然有很大的浮盈。根据测算,算上财务成本,宝能系买入万科的成本也只在17块左右,其累计持有的26.82亿股万科股票(占总股份24.26%),可承受万科连续三个跌停。
为把城市综合运营商做到极致,姚振华还在继续做大物流产业的同时,雄心勃勃地进军产业园、金融、医疗、农业、餐饮、教育、文化旅游、电商等产业,试图将这些统一到他以民生为方向,以地产为载体的产业大旗之下。
姚振华说:“公司一定要按照规则来办事,企业文化一定要紧贴经营”。对于经营管理,他的要求是:学会审时度势,要紧抓形势,思想要转型,行动要跟上。
华商韬略综合宝能项目情报分析认为,姚振华和宝能在跑马圈地的同时,还综合万科、万达、绿地、恒大等领先地产公司的优势,形成了一套更接近万达但又不同于万达的综合打法。
通过这些力量,一手产业,一手金融的姚振华,在万科之外,依然可以从容不迫地左手倒右手,一杠二,二杠三,把三抵押,再杠它一个三的平方,一个支点撬动一个地球地,编织和构筑他的隐匿帝国。
如今,恨不得一分钱当成一块钱用的姚振华,获得第一桶金之后便已迅速地开始了鸡生蛋,蛋再生鸡的发展之道。1998年,他在福田区搞到一块土地,开发了建筑面积9.93万平米,名为中港城的商业房项目,并于2000年正式开盘,由此进入到房地产开发领域,并以黄金地段、超低成本获得了过亿的超级利润。
但命运弄人的是,就在他几乎成功之时,原本毛关系没有的深圳国资(深地铁)却再一次成了挡他道的人。这真是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深圳国资啊,你已存在,姚老板深深的脑海里,他的梦里,他的心里,他的诅咒里。
在高安凤眼中,前海人寿从姚振华到普通员工的从业、学习、工作态度,也是公司很大的一个优势。她形容,姚振华是位值得信赖、值得尊敬、值得跟随的企业家。“在第一次见面中,姚董说前海人寿要做真正服务老百姓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保险公司,要为老百姓提供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保障,要成为杰出的民族企业之一”。高说,这句话打动了她。而前海人寿晚上8、9点,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这种忘我、投入、打拼”,也是“让人热血沸腾。”
除了规模发展迅速,前海人寿的经营绩效也相当惊人,至少从披露的信息看是如此。2015年,前海人寿的实际投资收益率高达21.87%,为全国人寿保险之最,而当年,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30亿元人民币,也领先同业水准。
姚振华在接受母校小学友的访问中说,“创业者,当有‘准备下海,就准备好脱几层皮’的心理准备。”靠着这样的辛劳,他很快干出名堂,还获得政府颁发的“菜篮子工程创新奖”。
由17座24-32层高层建筑组成的宝能太古城,是深圳湾区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唯一的都市综合体,唯一的地铁连体物业,也被称为深圳最后一个大型滨海高尚住宅区。这个持续卖了好多年,一套房子动辄上千万元人民币的项目,2009年开盘当日便取得了15亿的销售额,其后更让宝能获得了数十亿的利润。
大项目的难度大,好处也显而易见。更容易打动政府的心,也更容易以超低的成本获得土地,同时还可以形成商业带动住宅,住宅推动商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其为城市新区“造血”和“输血”的功能,并且在房地产价格企稳甚至向上的环境下,凭借超长的开发周期,坐享土地升值的红利。
哪里有搞头,就到哪里搞,没有什么专注几线城市的教条,也是姚振华和宝能的特征。在宝能目前的项目中,他们南征北战,战线一直从北京打到赣州、芜湖。这种策略,可以说不专注,也可说也有利于在最大范围内把握最好的机会。
带着“卖菜”和中港城的积累,2002年,姚振华干了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通过公开拍卖竞得了其“卖菜”时就已有深厚交集的深业物流集团25%的股份,也由此进入后来王石总结的宝能系“一进、一拆、一分”的发家史。
其创新在于,不满足只做中间商,而是自建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从种植一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他是玩了个蔬菜产业的闭环。至今,姚振华当年的模式依然是很多农业企业努力的方向,其前瞻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