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说,因为油婆婆的油都是纯天然,客户可以参与到整个过程,纯物理压榨,不含任何添加。相对而言这块成本会偏高,大概会高出市场的20%,但是通过控制好运营成本,让更多的人来体验到油婆婆的优质的品质跟服务。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之所以想到做现榨油,跟张玲此前的工作有关。张玲毕业于河海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此前在一家美资企业工作,而这家企业主要经营的产品就是食品添加剂。张玲说,通过那份公司的经历,就是希望以后能给家人朋友提供更健康的食材。
除了成为一些酒店的供应方外,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自己的产品,张玲也开始招募全国各地的加盟商,目前加盟商已经突破60家,遍布江浙、河北、山东等地。
为了调试出最佳的出油效果,张玲和孙浩时常测试到夜里两三点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研发改进,眼前这台集炒榨滤一体的榨油机已经是第五代产品了,还申请了国家的专利。当然,除了榨油机外,油料的选择也不容半点马虎。
带着工作几年攒下来的10万块钱,张玲找来了合伙人孙浩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尝试,这可给两个门外汉找了不小的麻烦。
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张强和总厨毛东洋都要来店里看看新品,眼前这个适用于冷菜的亚麻籽油就让做了近20年厨师的毛东洋赞不绝口。毛东洋说,油婆婆家的亚麻籽油闻起来有一种纯天然的感觉,就像是二十年前小时候的味道。
作为餐桌上重要的辅料之一,食用油的选择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不过,近些年,随着“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也让“自榨油”理念开始慢慢兴起,接下来这位创业者就从中发现了商机。
合伙人孙浩说,老年顾客喜欢吃糙米,就给他打得糙一点,糙米的营养保存可以达到85%;只是口感上来说有可能糙一点。有些年轻的顾客想吃营养的一点,糙米又接受不了,可以打成胚芽米,营养保留可以在70%以上,米在精度上都是可以定制。
在店里,很多顾客最喜欢的环节就是DIY榨油。通过一台自主研发的榨油机,经过短短的几分钟,一袋葵花籽就变成了一小瓶葵花籽油。而且出油率还特别高,一斤左右的葵花籽可以榨出小半斤的葵花籽油。尽管这榨油工序看似简单,不过却大有门道,仅仅是下料的速度就影响了油品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