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内很多细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成长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行业龙头已经显现。随着行业的成熟,公司业绩的分化会更加明显,在投资中将会更加注重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因此有必要考察基本面量化模型的应用。
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常见的基本面因子中盈利(如ROE)、估值(如FEPTTM)、成长(如SUE)均具有显著的选股效果。通过梳理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逻辑,本文选取了三个行业特殊因子,分别为预收账款变化率、单季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单季度存货周转率(以收入计)同比变化。在常见的基本面因子基础上,增加根据食品饮料行业基本面逻辑选取的指标,构建基本面量化模型。与仅使用常见基本面因子的量化模型相比,2010年至2018年7月,该组合年化超额收益由8.91%提高至12.39%,各年度的收益更加均衡,尤其在2012年、2017年均有较为明显的收益改善。
以上实证检验表明,在结合了行业基本面逻辑后,量化选股模型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
后续我们会在更多行业中探索基本面与量化的结合,敬请持续关注。
相关报告
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有效因子变动风险,优化模型失效风险。
《基本面视角下的食品饮料行业选股研究2018-08-03》
2018年8月3日
张欣慰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7010003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