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原计划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三板中金金属100%的股权,重组终止后,控股股东柳钢集团于17日与中金金属全体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收购其持有的中金金属100%股权。其中,柳钢集团拟向中金金属的实控人王文辉转让2.03亿股柳钢股份股票,作为交易部分对价。交易价格为6.73元/股。本次转让的股票总价值为13.69亿元,占股份总股本的7.94%。
集团收购标的资产盈利稳定。广西中金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不锈钢板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机械设备、医疗器械、家电等领域,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201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7.8亿元、2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11%;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1.9亿元,同比分别增245%、451%。总体看,标的公司过去几年经营稳健,盈利能力较强。
【钢铁*点评报告】杨件/倪文祎:三钢闽光(002110)—业绩靓丽,关注收购三安后的业绩增厚与估值摊薄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全年公司盈利由31.18-35.83亿元上调至37.34-41.97亿元,同比增长由303%-353%上调至236%-286%。
评论:
1、上修17年业绩,符合预期
考虑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24.76亿元,意味着Q4单季盈利达12.58-17.21亿元,环比增速-9.9%-23.3%。根据我们测算的吨毛利,17Q4五大品种平均吨毛利环比提升约23%,预计钢铁上市公司17Q4业绩环比17Q3继续改善20%-30%,公司Q4业绩环比增速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上修业绩预告,判断主要原因,一方面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强力推进及北方采暖季限产等,使得钢材供给端收缩,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持续降本增效,增强高品质、形成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
2、收购三安钢铁,业绩增厚、估值摊薄
公司前期通过发行2.28亿股,作价27.62亿元购买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100%股权,目前,交易正在稳步推进中。三安钢铁主要产品为螺纹钢筋、线材、圆钢等建筑用钢,总产能达到255万吨/年。 2017年1-8月三安钢铁实现净利润8.67亿元,其销售毛利率达20.1%,净资产收益率为41.1%,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处于行业前列。预计交易完成后,公司产能将提高约35%,全年净利润有望增厚约30%+,有利于公司业绩增厚并摊薄估值。
3、华南区域龙头,钢铁行业高弹性标的之一。
三钢作为华南地区龙头钢企,年产能达到620万吨,而其“闽光”牌建材在福建省内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同时,其利润改善弹性也较大,其钢产量44.4吨每万股,在所有上市钢企中位于第四;吨钢市值3530元,在所有上市钢企中排名靠前。我们认为公司是基本面改善逻辑下的优选的弹性标的之一,未来持续看好。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7-19年实现EPS分别为 2.79元、3.14元、3.4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 8.1倍、7.2倍、6.5倍。考虑到公司为高弹性的区域龙头,且未来收购三安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供给侧改革不达预期、钢铁下游需求下滑。
【纺织服装*点评报告】刘丽/孙妤:健盛集团(603558)—人民币升值拖累主业利润 俏尔婷婷并表增厚业绩
1、公司预计17年归母净利润金额增加3100万元-5700万元至1.35亿元-1.61亿元,增幅达30%-55%。其中健盛袜类制造业务归母净利润金额约增加1500万元,俏尔婷婷于8月份并表,将增厚业绩3000万元左右。袜类制造业务利润端表现不达预期主要受人民币升值产生的1500万元汇兑损失因素影响。
2、17年公司越南和江山产能如期释放,袜类业务采用平价策略,新订单增长,老订单回流,收入端增速可达30%+;但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损失拖累利润端表现。
3、俏尔婷婷并表增厚业绩,同时双方将在优质客户推荐、稀缺生产资源、渠道资源共享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袜类业务未来两年较快增长趋势在产能扩张与订单增长的驱动下有望持续,俏尔婷婷亦能增厚公司业绩。目前公司市值49亿元,微调17年/18年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59亿元,对应18PE19X。考虑到股价前期回调充分,中长期而言公司优势供应商龙头优势尽显,接单能力及盈利能力存在提升潜质,可待1月29日首发解禁压力释放后逢低底部布局,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5、风险提示:自有品牌运营不及预期、高管减持风险。
【机械*点评报告】刘荣/吴丹:康尼机电(603111)—双主业龙头 价值明显低估
事件:
公司近期股价受电子板块整体下跌影响调整较多,我们近期前往公司拜访调研,对公司传统主营业务、龙昕科技的近期经营情况及未来战略规划进行了汇总更新,公司轨交+消费电子双轮驱动,均为细分行业绝对龙头,有明显技术优势,18年两块主业在手订单充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望恢复16年情况,18年6.5亿净利以上对应PE17倍,考虑配套仅为18.7倍,属于严重低估,18年Q1业绩释放时市场将会认可,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调研总结:
1、动车门系统市占率持续提升 锁定标动增长分享国产化红利
2017年前3季度公司动车门收入约为1.5亿,据初步估算,2017年公司动车门系统交付合计约170标准列,充分受益于“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零部件国产化,公司动车市占率大幅攀升,大幅超预期。2016年,公司动车外门市占率仅约35%左右,而17年在“复兴号”动车组中达到了70%以上,未来两年或将进一步提升至80%左右(按订单口径核算)。
公司目前动车组外门在手订单约200标准列左右(内部统计口径),一般情况下,一般单年招标单年交付占30%左右,按照2018年铁总设备采购额规划及公司客户反馈,2018年全年动车招标预计320标准列,则2018年动车产品增长较快,且动车外门技术含量高,毛利率较高,动车产品在公司毛利结构中贡献比例将提高。
1月2日召开的铁总在工作会议中指出,2020年“复兴号”保有量将达到900标准列以上,未来三年招标量将至少达到675标准列,年均招标量将超过2017年的225标准列。据铁科院专家称,《铁路中长期规划》及“十三五”规划中高铁通车里程及动车采购数量明显偏保守,新建普铁已经有部分直接改制为高速铁路,而且目前高铁客座率70%以上,四纵四横通车路段客座率更是在80到85%之间,未来高铁将承担更多的客运任务,路网建成之后加密需求也会逐渐释放。标动时代正在到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动车门市场的龙头地位,享受行业增长及国产化红利。
2、门系统中占比7成以上的城轨产品结构优化 盈利能力不断增强